務實合作 共創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發展與未來
尊敬的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第二屆中國——新加坡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論壇,與中新兩國的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一起探討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新課題。剛才,有幸與大家一起見證了中新合作的新成果,我相信,這既是中新兩國推進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加強務實合作的重大進展,也為國際經濟與社會發展播下希望的種子。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走向世界,以負責任的大國身份參與國際事務,必須善于運用法治,把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務工作做得更有成效。在當今世界國際經貿往來愈加頻繁、國際商事爭議愈加普遍的情況下,國際商事爭議預防與解決能力,成為衡量一國對外開放水平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將國際商事糾紛的多元化解決體制機制建設,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謀劃,采取多方面有力措施加以推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憲法和法律制定方面,2018年中國憲法明確 “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憲法原則;頒布實施《民法典》,制定《外商投資法》等法律法規,為國際商事主體平等開展經貿活動、高效化解爭議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國際商事法庭,組建國際商事法庭專家委員會,啟動訴訟與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平臺;鼓勵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等國際貿易糾紛多元化解決組織發展,采取合規、風險預警等預防性措施,不斷完善國際商事爭端風險防范機制。
在制度保障和人才培養方面,出臺《關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見》,啟動仲裁法的修訂,推動中國仲裁規則更好與國際接軌;積極簽署《新加坡調解公約》,大力促進調解與仲裁的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國際法的學科地位,在15所重點高校設立涉外律師方向法律碩士點,重點培養通曉國際規則、深度參與國際法律事務、適應對外開放需要的法治人才。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疊加的時代。世界各國應當加強團結,增進合作,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保障發展中國家權益和發展空間,盡快恢復爭端解決機制正常運轉。我們將堅定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繼續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積極借鑒對接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為此,我提三點倡議,與大家交流:
第一,共同努力,創造條件,推動《新加坡調解公約》落地生效?!缎录悠抡{解公約》的簽署,在國際商事爭端解決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我們希望各締約國能夠抓住這一契機,推動公約盡快落地生效,指引國際商事爭議優先適用調解,鼓勵爭議解決全過程實行調解,強化調解協議執行力,提高調解公信力,為更好發揮調解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中的作用共同努力。
第二,面向世界,對標先進,讓中國商事仲裁制度成為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重要“實驗”。中國目前正在進行仲裁法修訂,目標之一就是適應日益增長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需求,借鑒國際通行的仲裁規則、結合中國實際,打造國際化仲裁機構,建立健全解決國際商事糾紛的仲裁制度。同時,此次修法的重點之一是總結中國多年來注重仲裁與調解有效銜接的實踐經驗,為《新加坡調解公約》落地生效留出空間。我們希望,與會人士能夠對此展開廣泛深入的研討,既為推動中國仲裁制度更加完善提供寶貴建議,也將中國仲裁制度改革作為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最新發展的重要“實驗”加以研究,形成建設性成果。
第三,適應潮流,改革創新,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國際商事爭議高效解決。近年來,中國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推進互聯網解決糾紛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2020年,中國法院在線立案 715.9 萬件,在線調解385.4 萬次;有近14萬件仲裁案件通過網絡仲裁審理,約占全國仲裁機構受案量的35%。中國的仲裁機構也在積極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的規則,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規定“仲裁庭可以按照其認為適當方式審理案件”,并建立了《網上仲裁開庭規則》。我們希望,與會人士高度關注并深入研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國際商事爭議高效解決的問題,探索完善程序和規則的方法路徑,推動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更好適應數字化社會的時代需求。
女士們、先生們!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發展與未來,需要包括中新兩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交流互鑒??陀^而言,中國涉外法律服務工作起步較晚,但市場廣闊,需求巨大;新加坡國際化、法治化水平較高,且有連通東西橋梁優勢。兩國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合作空間廣大。這次會議,搭建了兩國共同探索國際商事爭議解決問題的良好平臺,相信通過這種建立在互信互惠基礎上的坦誠交流和真誠對話,一定能夠促進兩國之間甚至國際社會更多關心商事爭議解決問題的同仁加強交流合作。
期待本次論壇取得豐碩成果!期待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發展與未來更加美好!謝謝大家!
來源: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